新聞發布

「臺美科學合作聯展-太空和天文」見證雙邊合作成果

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新聞稿

108.2.26

自1979年簽署「臺灣關係法」以來,中華民國和美國建立了40年的友誼和夥伴關係。為慶祝美國在臺協會成立40週年,美國在臺協會與科技部、國家實驗研究院太空中心、中央研究院、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及臺北市政府,在臺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共同舉辦「臺美科學合作聯展-太空和天文」,突顯臺灣和美國在科學與科技領域的合作和成就。

臺美太空科技合作關係起源於1994年福爾摩沙衛星一號的設計及製造,當時由國科會國家太空計畫室(現國研院太空中心)選派28名人員赴美國TRW公司培訓,實地參與衛星本體的發展、設計、製造、整測及管理工作。福衛一號於1999年1月27日搭乘洛克希德馬丁公司(Lockheed Martin)的雅典娜一型火箭(ATHENA-1/LMLV1),在美國佛羅里達州卡那維爾角美東發射場發射升空。

「臺美科學合作聯展-太空和天文」除了以福爾摩沙系列衛星呈現臺美雙方的太空科技合作之外,亦展示雙方在天文領域的合作成果。其中1995年中央研究院和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參與發展的阿爾發太空磁譜儀(AMS),是國際太空站上唯一的大型宇宙射線探測器及實驗,在外太空搜索反物質和暗物質的訊號,以探索宇宙源起的問題。

由歐洲、北美、東亞聯合興建的Atacama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(ALMA),是世上最大的地面望遠鏡陣列,台灣也獲邀加入此陣列的建造與運轉。這座干涉陣列由66座高精密望遠鏡組成,其高角解析力與高靈敏度已為天文學界取得許多突破性的研究成果,臺灣天文學家也發表許多重要發現。中研院天文所並與中科院航空所於台中合作建立「東亞接收機前段整合測試中心」,參與其中高頻接收機元件的研發,主導研發第1頻段接收機系統並已可量產,展示臺灣產學界在電波天文學領域的傑出儀器開發能力。

中研院天文所與美國哈佛大學「哈佛-史密松天文物理中心」(Harvard-Smithsonian Center for Astrophysics)的天文團隊,先在2003年共同建造「次毫米波陣列望遠鏡」(SMA),後來又克服北極酷寒冰雪,於2017年成功架設格陵蘭望遠鏡(GLT),與SMA和ALMA等次毫米波天線共同成為「特長基線干涉儀」(VLBI)的主要成員,提升角解析力達1,000倍。本計畫由臺灣主導,2016年中研院天文所與中科院合作,在格陵蘭當地進行元件組裝,並於2017年12月開始望遠鏡的調校作業。格陵蘭望遠鏡於2018年4月中加入「事件視界望遠鏡」(EHT)全球陣列計畫的觀測,未來可望為人類首次取得「超大質量黑洞」影像。

「臺美科學合作聯展-太空和天文」於2月26日上午10時假臺北巿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大廳舉行開幕典禮,展期至3月31日,歡迎有興趣的民眾於展出期間至天文館參觀,展間除以圖片展示之外,另外有長達7公尺福衛七號發射火箭、福衛三號及福衛七號衛星、阿爾發太空磁譜儀(AMS-02) 、Atacama大型毫米及次毫米波陣列(ALMA)望遠鏡、次毫米波陣列(SMA) 望遠鏡等模型。另外,展覽期間分別於3月9、16、30日上午舉辦科普演講,詳情請洽天文館,電話:02-2831-4551。